目前在袋式除塵器的優化設計方麵,主要是濾料的選擇和清灰方式的優化,對於袋式除塵器氣流均勻性的研究較少,國內對這方麵的研究也主要是使用計算機流體力學軟件進行數值模擬分析,以此來對實際袋式除塵器的設計...
目前在袋式除塵器的優化設計方麵,主要是濾料的選擇和清灰方式的優化,對於袋式除塵器氣流均勻性的研究較少,國內對這方麵的研究也主要是使用計算機流體力學軟件進行數值模擬分析,以此來對實際袋式除塵器的設計、改造提出些改進意見。煙氣進入袋式除塵器時的分布狀況是影響除塵效率和濾袋壽命的因素之,因此選用正確的進風結構形式是袋式除塵器研究的個重要方向。布袋除塵器按進風方式可分為上進風、下進風和側進風三種方式。、上進風方式含塵氣體從濾袋上方進入,下部排出。含塵煙氣中粉塵沉降方向與煙氣運動方向相同,上進風袋式除塵器在處理含超細粉塵較多的氣溶膠(<3μm)時效果較好,設備阻力較小,但要設置多塊花板,結構複雜,不易調節濾袋張力,在灰鬥中有停滯空氣,易積灰,會有水汽凝結現象,清灰不便,因此大多數布袋除塵器設計不采用這種方式。二、下進風方式含塵氣體由箱體下部進入,上部排出。由於氣流突然擴散,流速驟然降低,部分顆粒較大的粉塵受重力作用直接落入灰鬥,之後氣流再經導流板導向濾袋,又有部分大顆粒粉塵直接沉降,因此減少了濾袋磨損與粉塵顆粒在濾袋上的沉積,延長了清灰時間間隔,但采用反吹風的清灰方式時,被清灰的顆粒物的沉降方向與清灰氣流的方向相反,阻礙了煙塵的沉降,且會產生“二次揚塵”,影響清灰效果。三、側進風方式含塵氣體從箱體側向進入除塵器,再經過煙氣分配裝置側向進氣,均勻分配含塵氣體,可對大直徑固體顆粒進行粗分離,但由於氣流側向衝擊濾袋,導致濾袋碰撞磨損,使用壽命縮短。進出口風道的靈活應用為袋式除塵器的氣流均布和濾袋保護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圖1所示,含塵氣體經除塵器進風口進入進風風道,由於風道僅兩側與各分室相連的擋板下部有口徑通往各分室灰鬥,氣體進入各分室灰鬥後經導流板導向翻轉進入濾袋所在分室過濾,淨氣由出風風道排出。有些大型除塵器較長,沿途氣流分布不均,前後段濾袋過濾工作條件及負荷不均,前段濾袋的負荷和磨損情況也更嚴重,因此維護時為了延長更換濾袋的時間間隔,減少成本,應每隔定時間調換前後段濾袋位置,以使得濾袋受含塵氣體衝擊程度及過濾負荷盡可能均衡。
圖1平行進出風道圖2是在圖1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優化,如圖所示,在進風風道中增設斜向導流板,則減緩氣流流速,利於大顆粒物分離,二則使氣流縱向分布更趨向均勻,減少了大型渦流的產生,減輕了“二次揚塵”,從而減少濾袋磨損,提高除塵效率,簡化維護事項,節約運行及維護成本。
圖2漸變式進出風道脈衝袋式除塵器進行分室設計,可采用離線清灰方式,個氣室進行清灰時提前關閉該室閥門,停止過濾,有效避免“二次揚塵”,增強清灰效果;清灰完成後再次打開閥門,進行濾塵。下個單元進入清灰模式,以此類推。袋式除塵器自問世以來,經國內外不斷在使用過程中改進優化,處理風量從幾百m�0�6/h到上百萬m�0�6/h,除塵效率可高達99.9%。
擴展閱讀:http://www.china-fire-retardant.com/post/9408.html
擴展閱讀:http://www.brandfabric.net/300d120d-polyester-punctate-plain-oxford-fabric/
擴展閱讀:http://www.alltextile.cn/product/product-94-547.html
擴展閱讀:http://www.brandfabric.net/two-layer-two-stretch-breathable-fabric/
擴展閱讀:http://www.china-fire-retardant.com/post/9394.html
擴展閱讀:http://www.china-fire-retardant.com/post/9583.html